李子兴:以“打工仔”的心态和父辈一起创业
生于1989年的李子兴,是福建陆地港集团总经理。作为掌管集团运营和业务拓展两大板块的“准90后”,他用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让社会公众认识了陆地港这个新兴的服务平台,也让自己完成了从“打工仔”到“职业经理人”的蜕变。
他说,和父辈一起创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他希望能给陆地港带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用他的专业知识和职场经验,帮助陆地港做大做强。他以“打工仔”自称,而不以“接班人”自诩,用他的话来说,“我是来打工的,我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让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这也才是一个打工仔该做的事。”
注重现场 相信“工作现场有神灵”
“工作现场有神灵”,这是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的一句经典名言,说的是身为一个经营者要重视现场。这句话同样被李子兴视为经营真理。
2013年年初,他响应了父辈的号召,辞职回到晋江。回来的时候他跟父亲约定了两件事:一是从基层做起,二是以职业经理人相待。
“回晋江之前,我在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嘉里物流上班。在嘉里物流做的是流程再造,看业务流程,找规律研究效能,再用信息技术改善,提高作业水平,业务调整和优化的实现都是走现场看出来的。”流程再造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易事。最初面对陆地港267亩的堆场和80多辆集装箱牵引车的时候,李子兴发现,这个刚起步的通关平台,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曾经有一个阶段甚至经常在大半夜接到客户投诉,这让李子兴意识到,原有设定的物流调配模式可能存在较大问题,若不改变势必影响陆地港未来的规模化发展。可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李子兴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到现场去走走找找看,于是他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和车场、车队混在一起进行物流调配。
“原有的物流调配模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这是症结,于是李子兴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断测算、探索、论证、讨论,完全打破了传统物流模式,创出了陆地港新物流调配核心模式:分段运输+甩挂运输,这不仅解决了物流调配问题,也吸引船公司入驻陆地港。正是李子兴对根植于现场的坚持,所做的努力有了成效,港区的各项业务日益扩大,运营成本开始下降。
一直把自己视为“打工仔”的李子兴相信,同做学问一样,做生意要脚踏实地,从现场开始,自然会有收获。
“身边也有很多同龄人到父辈企业工作,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或是不喜欢传统行业,或是不能适应理解传统行业模式,觉得缺少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在李子兴看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当中很少人愿意走到车间走到最基层去,没有真正地接触企业本质的东西。“从底层开始,寻求父辈认同和共鸣是重要的,同时,现场的实操经验能帮助你做更好的决策和管理。”
踏实做事 一周跑了二十家客户
2014年年底,陆地港集团尾牙年会上,李子兴进行了一场名为《与子偕行,共创未来》的演讲,畅想了“一带一路”“新常态”一系列概念下陆地港的未来发展,在PPT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大家都想做风口上的猪,但总得有人和我们一起:在路上,踏实做点事儿。”
事实上,从初进公司到现在掌管整体运营事务,李子兴始终不忘初心:打造最便捷的通关服务平台。算得上认真的他,在理顺现场作业流程以后,开始思考如何让陆地港这个通关平台更上一个新台阶,他的第一个突破口便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
“以前被那些世界500强客户‘虐’习惯了,现在想想,正是这些大企业的高要求,才有现在进步神速的自己。”于是,“跑客户”写入了李子兴的下一项工作计划里,“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外贸公司、货运代理、船公司、码头、船代、堆场、拖车行都是陆地港的客户,我要做的便是将这些客户拉到陆地港。”
最为疯狂的时候,李子兴一个星期走遍了厦门20家主要开展业务的船公司,“一家连着一家,不停地向这些船公司推广陆地港的新模式,了解他们的需求。”经过两年不断和这些船公司打交道,李子兴将客户提出的需求一个个落地陆地港,也完善了陆地港的配套服务,实现一站式、一条龙的通关服务。
“去年年底,陆地港实现了和厦门、泉州各大码头的直通放行,吸引了8家船公司入驻晋江陆地港海丰仓堆场,70多家各类外贸服务公司也都选择落地陆地港。”李子兴说。
李子兴是一个做事有规划的人,他不急于一蹴而就,更愿意稳步前进。在做好了国际陆港和保税物流两大板块后,今年他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集团新业务板块:快件中心和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的业务拓展。“快件中心和跨境电商这两个新的通关平台不仅是陆地港自身业务的有力补充,在大泉州的外贸发展上也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后泉州本地的快件和跨境小包不用再拉到广东、江浙、厦门了,在泉州本地区就能实现通关。”
瞄准目标 圆自己的梦也为别人创梦
爱在微信朋友圈记录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李子兴这半年显得异常兴奋,时不时就要晒一下新业务取得的“新技能”:泉州晋江机场国际货运站第一票国际空运业务、泉州跨境电商出口第一票等。随着泉州跨境电商通关服务试点在晋江陆地港的落地和开展业务,除了通关,李子兴似乎想得更多。
“将晋江陆地港物流中心作为跨境电商底层服务的基础,依托陆地港政策优势和晋江产业集群特色,打造一个集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培训、分销、展示、物流、海外仓为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他说,他的终极目标是将晋江陆地港打造成为一个最便捷的通关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可以实现“海陆空铁邮”的全面通关服务,“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有更多的泉州商品透过陆地港卖到全世界”。
这份“野心”不小,但李子兴相信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一想到现有的陆地港是和父辈一起做起来的,总感觉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他说,父辈是比他还要拼命的人,他只是跟着他们的脚步做一些事情,能够在父辈打造起的平台里,和父辈一起夯实基础,一起放手一搏,这对他而言,是弥足珍贵的,也正是如此,他更加相信,他和父辈的二次创业梦不再遥远。
为自己理想打拼的时候,李子兴也一直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把陆地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成年轻人创业的创客空间。”李子兴说,陆地港集聚了众多产业资源、资本资源、运营资源,有着良好的物流和通关平台,陆地港的资源优势能够帮助跨境电商创业者快速进入这个行业。“太多年轻人有着创业梦,但大多数的他们缺少一个平台,而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就是我要给这些年轻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平台,我希望他们也能在这里和我一样实现创业梦。”
人物印象:
这个“二代”
有点特别
和李子兴面对面交流时几度感到诧异,坐在对面的这个年轻人真的是1989年出生的吗?逻辑思维的缜密与活跃,自己所处领域内的专业与高度,做事极富行动力与领导力,一个有梦想的实干家跃然于眼前,你会惊讶于他超越同龄人的睿智和远见。
和李子兴更多的接触,会发现他是个有意思的人,他会用各种极富幽默感的语言自我调侃;他喜欢看书,会用笔写下触及他神经的人或事的看法,并乐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他以“宅男”自称,会拖地板做家务,他不觉得这是繁琐的事,反而享受这种劳动给予的轻松;他喜欢慢跑,经常一跑就是一个半小时,考验耐力也是一种放松。
不以“富二代”自诩,不以“接班人”自称,以“老板”称呼父亲,以“打工仔”自我定位,不得不说这样的李子兴有点特别,却特别得让人佩服。如果一个能放下父辈为之早已搭建的平台,愿意自己“从头来过”,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相信这样的人终有一日会成就一番事业。